經過近60多年的發展,我國機械制造業有了很大的發展。改革開放以來,我國充分利用國內外的資金和技術,做大規模的技術改造,使制造技術水平、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有了很大提高,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起了重要作用。
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,我國機械制造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。在技術、資金、資源、管理體制等方面存在許多問題,急需改進和完善。由于物料品種規格多,多數企業屬于多品種小批量生產,生產斷斷續續,給企業管理帶來很大難度。生產控制模式復雜多樣,客戶需求也多變。市場需求品種規格繁多,生產、采購復雜。需要一個完整的供應鏈管理,才能快速響應客戶需求,滿足市場需求。由于機械產品結構復雜,工藝路線長,成本核算需要采集大量信息,因此成本核算也難做到準確。
但另一方面,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,為我國機械制造業的振興和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。當今世界,制造業三分天下的格局已經形成,21世紀的中國是世界的制造中心。所以這些又給我們帶來了難得的機遇。挑戰與機遇并存,我們應面對挑戰,抓住機遇,以振興機械制造為已任,奮發圖強,使我國的機械制造業趕上世界先進水平。
先進的制造業是將物料、能源、設備、資金、技術、作息和人力等制造資源通過先進的制造技術,先進的管理技術和先進的制造過程轉變成人類需求產品的行業。因此,現在機械制造技術的發展趨勢是1、精密化;精密加工、超精密加工技術、微型機械是現代機械制造技術發展的方向之一。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術包括切削加工、磨削加工、研磨加工以及特種加工和復合加工三大領域。2、自動化;自動化技術不但提高效率,保證產品質量,還可代替人去完成危險場合的工作,滿足不斷發展的產品多樣化和個性化需要。3、信息化;信息、物質和能源是制造系統的三要素。產品制造過程中的信息投入,已成為決定產品成本的主要因素。制造過程的實質是對制造過程中各種信息資源的采集、輸入、加工和處理過程,最終產品就是信息的物質體現。
一方面,我司領導層高度重視信息化,充分認識其重要性。組建領導班子,專門抓這項工作,給予人力、物力、和財力的大力支持。我司結合自身的實際狀況,揚長避短,量力而行,制定發展計劃,逐步實現信息化。
另一方面,我司廣泛宣傳,深入人心。要每一位員工參與到信息化改造的工作中,集思廣益,群策群力。
目前,我司的信息化建設已顯示出一定效果,但其應用規模、范圍、深度與大型企業還有較大差距。為此,我司正逐步實現產業與產品的調整和升級換代,提高競爭力,加快和加大實施我司的信息化的力度,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