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載:新材道
隨著鋼鐵材料、焊接材料制造和焊接工藝技術不斷的進步,結構用鋼強度級別不斷提高,高強鋼的總體需求量逐年增加。
隨著材料強度、板厚,結構復雜性的提高,對材料可焊性的要求,對焊接工藝的要求,也相應地提高。焊接部分往往是失效發生的重點部位,焊接工藝的選擇和接頭性能優劣對工程質量影響非常大,由于材料強度級別提高而導致的焊接質量問題、質量事故也越來越多。
碳當量作為鋼材淬硬傾向的考核,對于高強度鋼特別的重要。但一般標準碳當量的規定較為寬松,如 GBT 16270 Q690MPa 鋼,≤50mm 板,規定 Ceq不超過 0.65%。
生產實際中,從焊接工藝和質量出發,碳當量必須進一步嚴格控制。如 30mm 以下板,CEV 不超過0.50%,30~50mm 板,CEV 不超過 0.55%,那么,焊接質量就容易得到保證,事實證明,大多數鋼廠也都能做到。如果 CEV 處于較高水平,那么焊接工藝也要相應地采取更為嚴格的措施。
有經驗的工程公司,在附加技術要求中規定,要使用產品中 CEV 最高的材料進行焊接工藝評定,評定通過后,如果被覆蓋的實際材料 CEV 超出試驗材料碳當量 0.02% 以上,要重新焊接工藝評定。
為了防止裂紋產生,焊接熱影響區 HV 硬度的控制是 690MPa 高強度鋼焊接的一項重要指標。對于690MPa 高強度調質鋼,不同的供應商,不同的爐號和熱軋號,質量可能有明顯的差別,比一般強度的熱軋鋼,更為敏感。
生產實踐經驗表明,材料碳當量控制得好,焊接順利,質量良好、穩定,更換廠家后,碳當量偏高,采用同樣的焊接工藝,焊接接頭 HAZ 的硬度值,明顯升高,從350HV以下升高到了400HV甚至450HV以上。HAZ 硬度的升高,表明了冷裂紋的敏感性增大。最終必須通過強化焊接工藝措施,降低 HAZ 的硬度才能滿足性能要求。
當我們更換材料供應商或采用不同爐批號的材料時,一定要注意這一點。同樣,在進行鋼材的國產化時,也要注意這一點,必要時進行焊接抗裂試驗,并作焊接工藝條件的調整。
根據材料的板厚和碳當量,可設定預熱溫度。如果 CEV 較低的話,可以不預熱或較低溫度預熱。如果 CEV 處于較高水平,那么焊接工藝也要相應地采取更為嚴格的措施。實際應用中,可通過抗裂試驗,如,剛性固定、斜 Y 型、最高硬度法試驗等,最終確定預熱溫度。當板厚大,結構復雜時,還要適當提高預熱溫度。
對于 690MPa 的高強度調質鋼,由于熱處理狀態是淬火+ 回火,為了保證力學性能不會下降、惡化,預熱和層間溫度還有上限規定,如,AWS D1.1 中,規定最高預熱和層間溫度,板厚≤38mm 時,不超過 200℃;板厚>38mm 時,不超過 230℃。
由于一般強度鋼的預熱和層間溫度要求,只規定了最低溫度下限,所以,高強度鋼預熱和層間溫度上限的要求,要特別強調和注意。為了確保滿足這一要求,預熱應采用電加熱,并配有控制和記錄儀。
預熱溫度和層間溫度,規定不得低于某一溫度時,應在加熱的另一面,焊縫兩側溫度較低處測量,確保整個焊接區域達到規定溫度。預熱溫度、層間溫度規定不得超過某一溫度時,必須在焊縫中溫度最高處測量,防止過熱。
焊接線能量會影響焊縫的熔合,對化學成分、力學性能,硬度、斷裂韌性產生影響。線能量過大,會降低接頭的力學性能;線能量過小,會影響與母材的熔合,增大裂紋敏感性,所以要控制在合理范圍。
一般強度鋼焊接線能量控制在 30~35 J/cm 以下,Q690 高強度鋼的焊接線能量應控制在 20~25 KJ/cm 以下為佳。對于現場施焊,焊工往往考慮焊接速度和效率,線能量過大的情況居多,所以,高強度鋼焊接時線能量的控制,重點是限制線能量過大。線能量取決于焊接電流、焊接電壓和焊接速度,不一定電流大、電弧電壓高,線能量就大,也要關注焊接速度。焊條焊絲直徑的選擇、接頭裝配時間隙的控制、焊接的擺動、運條速度都值得注意。另外,接頭中焊縫和熱影響區經歷不同的熱循環,不同的冷卻速度,會得到不同的化學成分和組織。特別是,從 800℃冷卻到 500℃的時間,即所謂的T8/5時間,對接頭性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,要注意控制。熱影響區的脆化是高強度細晶鋼焊接時常常發生的問題,和焊接的線能量,以及T8/5時間有關。一般所用的線能量越大,脆化傾向越嚴重。為防止熱影響區的脆化,采用合適的焊接工藝參數,減小高溫停留,控制t8/5 冷卻時間,避免奧氏體晶粒的長大,使HAZ獲得韌性組織。
除了一般強度的線能量焊接,還有一種焊接技術將線能量提高到50 kJ/cm以上,這就是大線能量焊接技術。大線能量焊接是現在造船業十分推崇的焊接技術,對鋼材的性能要求極高。
控制焊縫厚度,增加焊道層數,有利于焊接接頭的力學性能,這一點對于高強度鋼特別重要。要保持焊層(道)2-3 mm 厚度的較薄焊層,焊接時應小幅擺動,防止出現凸形焊縫。
焊接順序的控制,對于較薄的板,能減少焊接變形,對于拘束度大的接頭,有利于減少殘余應力,避免焊接裂紋,厚板和復雜接頭更要注意。如,液罐特殊的Y型接頭,必須采用交替焊接的合理順序。
由于每一焊道對前道有回火作用,因此,在施焊蓋面焊道時采用回火焊道,并使回火焊道高于母材1-2mm,使應力集中的焊趾部分硬度、強度下降,這也是防止高強度鋼裂紋的有效方法之一。
材料強度高、碳當量高,意味著淬硬傾向大,裂紋更為敏感。為防止裂紋的產生,熱影響區硬度的控制,是 690MPa 高強度鋼焊接的一個重要手段。當硬度測試反映熱影響區的硬度偏高時,要提別強調退火焊道。水平位置、垂直位置和仰焊位置的退火焊道,容易實施,橫位置和水平角焊位置要特別地注意。
焊后熱處理是非常常用的工藝,對于一些材料來講能夠有效提高材料的應用性能,比如奧氏體不銹鋼,焊后熱處理能夠確保材料的抗腐蝕能力。但對于屈服強度 690MPa 的高強度調質鋼,由于材料的熱處理狀態是淬火+回火,為了保證力學性能不會下降和惡化,不推薦焊后熱處理。
事實上,焊后熱處理對 Q690 的韌性和強度是有影響的,所以當設計由于考慮較高焊接殘余應力的原因,需要焊后熱處理時,必須考慮焊接參數和焊接材料的選擇。當某些規范規定,有些產品要求,必須進行焊后熱處理時,也可采用降低溫度,延長保溫時間的做法。
同樣,為了保證力學性能不下降,不惡化,火工矯正也是禁止的。當構件變形超標,不得不采用火工矯正時,也有規定使用 580℃或更低溫度的火工矯正;實際上,較低溫度是無法有效進行火工矯正的,或者說,火工矯正時,是很難控制溫度在 580℃以下的,這一點也要注意。所以工藝上還是要盡可能地預防、避免發生超標的變形。
高強度鋼的切割,類似于焊接,必然有一個熱循環過程,所以,690MPa 高強度鋼,原則上也要采取預熱措施,避免發生裂紋。但切割和焊接過程不完全一樣;不同切割方法,熱影響區寬度也不同,切割的熱影響區,也沒有焊接那么復雜,也不存在擴散氫的問題;所以要根據板厚的不同,分別采取適當的措施。
對于中厚板應采用預熱的切割方式;對于 20mm以下的薄板,可不預熱切割。薄板預熱會產生局部變形,影響切割和切割質量,帶來另一種問題。
當環境溫度低于 0~5℃時,必須預熱至 20℃以上。實際生產中,要加強對切割表面的檢查,包括切割面和自由端的切割面。必要時采用無損探傷方式檢驗,進行打磨處理。
定位焊的問題,一個是防止施工過程中開裂;另一個是當定位焊熔入正式焊縫時,必須保證焊縫的質量。如定位焊焊縫成為主焊縫的一部分,定位焊焊縫的技術工藝要求和主焊縫相同,即和主焊縫相同的焊接材料,相同的焙烘條件,相同的焊接要求,相同的清潔要求、預熱溫度、層間溫度等。定位焊縫的兩端要打磨成階梯過渡形狀。
對于 690MPa 的高強度鋼應力集中的復雜接頭,厚板>25 時,如果是雙面焊,反面有碳刨清根,強度允許的話,打底焊道或前兩道焊縫,可采用低級別強度的焊材,這是一個防止打底焊道裂紋非常有效的措施。
a 打底焊道、封底焊道,b 熔透焊道
當焊接拘束度較大的對接和多道角焊縫接頭焊接時;填充焊縫焊道厚度≤1/3 板厚之前,焊接不能終止,試件不能冷卻,也是出于防止裂紋的考慮。
眾所周知,藥芯焊絲氣體保護焊焊接效率高,但普通的藥芯焊絲,偏酸性,力學性能,特別是沖擊韌性,及抗裂性能,不如手工焊條電弧焊和實心焊絲氣體保護焊。
埋弧焊的焊劑也是高強鋼焊接質量控制的重要因素,特別采用適合強度級別高,同時又要求低溫沖擊韌性的材料所使用的焊劑。對于高強度鋼的焊劑,需嚴格焙烘。剩余焊劑再次使用前也必須焙烘,回收使用的焊劑,必須有 50%甚至 70%以上的新焊劑添入。
高強度鋼焊接,最重要的是防止冷裂紋。裂紋的產生主要是:a)組織淬硬性;b)結構拘束度和殘余應力;c)擴散氫含量。相應地,為了防止冷裂紋,工藝上常用的措施都是從上述三個因素出發的。
1) 焊前預熱焊后熱是為了降低冷卻速度,避免淬硬組織生成;
2) 正確的焊道布置和順序控制,減少焊接殘余應力,焊后熱處理進一步消除、減小殘余應力;
3) 采用低氫材料,嚴格焙烘,去除焊接區域水分、油污,降低擴散氫含量;消氫處理,加速擴散氫逸出,進一步降低擴散氫含量,防止冷裂紋。
焊接工藝參數選用不當,焊接內應力過大等,產生冷裂紋
冷裂紋的三因素相互間還有關聯,和裂紋敏感指數 Pw = Pcm + H/60 + Rf/40,000 公式中 Pcm、H、Rf三要素的考慮一樣。如,碳當量越高,裂紋傾向越高,需采取的預熱措施越嚴格。擴散氫含量越低,裂紋傾向降低,需采取的預熱措施降低,甚至不需要預熱。板厚,剛性大、拘束度大,要使用擴散氫含量更低的焊接材料,需采取的預熱溫度更高。
冷裂紋可能在焊后冷卻過程中發生,也可能在焊后一定時間(幾小時、幾天、甚至更長時間)后發生,由于冷裂紋的延遲特征,690MPa 高強度鋼焊接的無損檢驗和最終驗收,要在焊接結束,去除加熱熱源后,48 小時甚至 72 小時后進行。
1)隨著材料強度的提高,焊接難度和風險也相應提高,對焊接工藝也提出了新的要求。和薄板、一般強度鋼不一樣,高強度鋼結構制作問題主要體現在可焊性、施工性,抗裂紋性等焊接缺陷的防止。
2)使用 690MPa 高強度調質鋼時,必須經過系列的考核和評定,如果簡單地進行焊接工藝評定,不足以保證安全的使用。為了防止裂紋的出現,要針對使用的材料,進行裂紋敏感性的分析,要進行可焊性評估,驗證焊接參數,制定相應的焊接工藝措施。
3)一般產品無見證試板要求,焊接工藝評定以后,產品的實際質量,力學性能,無法真正地監控。經驗證明,很多質量問題,在見證試板中及時反映,得到早期的預防和糾正。因此,高強度鋼焊接,必須針對項目逐項進行工藝評定,對于不同批次材料,不同供應商,不同產品對象,有必要適當地增加試驗和檢驗,確保焊接質量。
4)隨著焊接結構向大型化、重型化、復雜化發展,焊接手工操作的低效率和質量的不穩定,也將成為高強度鋼焊接生產的障礙。對比工業發達國家80%的焊接自動化率,存在很大差距。為達到高效焊接的目的,在原有焊接工藝方法的基礎上,推廣應用氣體保護焊工藝取代手工焊條焊接;條件許可前提下,向自動焊或機器人焊接過渡,同樣是我們的焊接技術進步的發展方向。